“寻找扁担传人”活动的第二站,本报记者来到了“扁担精神”的发源地——河南林州。修通山路后,这里的乡民与供销社之间,是否还存在着彼此相依、血浓于水的情感?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这里的供销社人能不能摆脱老思想的束缚,带领群众找到发展经济的有效方式呢?带着疑问,记者开启了扁担传人寻找之旅。
山里/留守人家盼着配货车
地处太行山脉大峡谷之中的“石板岩”是一个地如其名的乡镇,这里层峦叠嶂,地势险峻,尽管60多年后的今天,这里的隧道早已打通,道路也已修好,但当记者跟随石板岩供销社的物资配送车上山送货时,仍感到一阵阵的心惊肉跳,几乎每隔几百米就有一个近180度大转弯的路段。更让记者没想到的是,这些大山之中的村民仍像过去一样,依赖着供销社的“扁担”为他们送去日常所需,只不过,扁担换成了汽车。
“要是没有供销社,我们肯定要饿死了!”在朝阳村乡村路上,记者听到留守老人郭大娘这样的话。原来,随着山路的修建和通车,石板岩镇大部分家庭的年轻壮劳力都外出打工了,老人妇女和儿童留守在家里,像郭大娘所在的自然村,周围十几户人家几乎没有年轻壮劳力,是石板岩镇典型的“留守村”,全靠供销社定期输送物资保障生活。
记者一路看到,配货车每到一处,不必喇叭召唤,附近的村民就自发提着篮子、拿着袋子前来购货了。对于那些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供销社职工不仅会送货上门,还要询问他们有没有什么特殊需要。
4位随车的供销社职工身穿统一T恤衫,有的为村民翻找商品,记录村民所需的物资信息,有的为村民称重、算账,还要帮村民将化肥、农药送至汽车到不了的家中。正在这时,村口的王大爷摘下几根自家种的黄瓜递给供销社职工让他们解渴。王大爷对记者说:“打我记事起,俺家就在供销社买东西。不管东西多便宜,哪怕是衣服上掉了扣子,人家都给送!看到他们就像见到亲人一样。”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石板岩镇开始大规模修路,截至目前主干道已全面实现通车。隧道打通、道路建好为这里的交通运输提供了巨大方便,但因地势险恶,不少公路路段仍能看到山土滑坡遗留在路上的泥土、碎石块,加上山高路陡,每隔几百米就是一个大转弯,物资配送车队的路途并不轻松。即便如此,每周三趟定期配送,却是石板岩供销人对乡亲们不变的承诺。
“别看石板岩镇面积不大,总面积才114平方公里,分散在各个角落的自然村却多达326个之多。哪怕村里只有一两户人家,哪怕碰上雨雪天气交通不便,我们也必须把老百姓需要的物资送到。为了能在一天之内把这些自然村全部走完,物资车队常常是早晨六七点就出发,夜里八九点才回到社里,可以说是‘两头见星星’!”在这里工作了近40年的石板岩供销社党支部书记杨增和说。
山货/供销社以诚信打出品牌
时光荏苒,石板岩供销社已经换了九任主任,但“艰苦奋斗、勤俭办社、无私奉献”的扁担精神在这里从未断过,只不过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面临着发展的新课题。
石板岩供销社第十任主任董法兴告诉记者: “咱们供销社给乡亲们送的物资,价低利润薄,常常连油钱都不够,我们只有通过搞好经营才能充实为农服务的资本。”
市场经济大潮扑面而来,不少地方的供销社由于转型缓慢,出现“人散网破”的被动局面,这给石板岩供销社很大警示,他们决定及时解放思想、迅速转变经营理念,在当地政府的带领下大力发展旅游业,引导山区人民走上多业并举、致富增收的道路。
“游客要买当地土特产,我们就组织农民搞起林果、药材专业合作社,将上好的山货放在旅游服务区平价销售给游客,利润返还给农民;游客在这里要住宿吃饭,我们就帮助农民搞起农家乐,建起旅店和饭馆,并配送山区稀缺的粮油、蔬菜、烟酒、副食以及纪念品。”董法兴告诉记者,就是借着这样的思路,石板岩供销社由一个山区小社发展成为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的经济强社。
在石板岩供销超市,记者碰到了正在挑选山货的河南省实验小学教师马利宽,他告诉记者,每年他都要带学生来这边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每次都受亲戚朋友的委托带大量山货回去,“我就在咱们供销超市买,买得最多的是小米、核桃,还有花椒,品质好、味道正,价格比郑州大超市还便宜。”
前来绘画写生的中学生许芸正在挑选遮阳帽和腰带。她说自己怎么也想不到,能在大山里的超市买到这么齐全的商品。“本以为在这肯定要‘吃苦受罪’,没想到啥都不缺!我去过的其他旅游景点物价都特高,这里却不一样,还都是大品牌,彻底颠覆了我心中农村山区只卖假冒伪劣产品的印象。”
石板岩供销社除了为自己的经营网点供货,也要为那些景区周边做生意的村民配送物资。家住朝阳村的村民申瑞峰,在石板岩镇著名的王相岩景区经营着一家名为“瑞峰”的小卖部。9月正是旅游旺季,忙于生意的他来不及赶回家收货,便常常将钥匙藏在家门外的一处角落里,供销社职工来了便自己拿钥匙开门,把物资送进院里,锁好门后再把钥匙放回原处。
“我们绝不能像有些旅游景点那样靠哄抬物价赚取利润。如果那样做,就是坑了咱们这儿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旅游形象,也毁了供销社多年来为民服务的好名声啊!所以,我们就靠实打实的服务来做好经营。很多暑期游客喜欢夜里在山坡乘凉,我们就为他们营业到凌晨一两点;游客怕买不到货真价实特产,我们就注册了‘山扁担’牌商标,精挑细选各类山货,直接在咱基层网点销售,让农民得利润,市民享实惠!”董法兴告诉记者,如今,石板岩供销社每年为山区农民销售各种干鲜果品和药材近千吨,仅此一项每年就为农民增收160万元。
山外/电商平台铺就市场新空间
就在马利宽发愁这次买的山货太多拿不回去时,供销超市里的电子商务平台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在店员的帮助下,他原先挑好的七八提山货只需一张物流单就能被送至单位。“学生的实践活动还有两天才结束,估计快递比我都先到!”马利宽说。
原来,在林州市社的部署下,2015年被确定为全市供销社系统的“电子商务年”,所有基层网点全部配备了代购代销的硬件设施,并与“四通一达”、宅急送和凯瑞物流等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双方优势互补,共同搭建城乡快捷便利、专业顺畅的物流配送体系。此外,全系统还依托土产公司新合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搭建林州市网上供销社电子商务平台,集中展示林州本地的土特产品。“回到家我就把这好消息告诉大家,以后不必非要等哪个同事有机会上山才能买,在家点点鼠标就能收山货了!”马利宽补充道。
在林州市陵阳供销社基层网点的新合作超市的醒目位置,悬挂着“免费WiFi”、“电子商务服务台”、“网购显示台”的宣传牌。店员李晓静告诉记者,WiFi主要为年轻一代提供,许多村民都会在晚饭后聚集在超市门前用手机上网,购物时都会选择将货物寄到超市的代收网点,这样就可以自提或由供销社职工免费送货上门;电子商务服务台和网购显示台则主要为中老年村民提供。“上个月村里老刘想买一部智能手机,在县城看上了580元的小米手机,觉得有些贵,看到咱代购点后决定试一下网购,我从小米官网只用了不到500元就拍到了同型号手机,3天后,这部手机就通过顺丰快递到了咱超市,老刘先验机后付款,满意得很!”李晓静说。
据了解,目前林州市供销合作社共建成镇村两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266个,物流快递代理站(点)283个,茶店、桂林、陵阳、河顺、姚村、石板岩六个镇实现了村级网点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