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合作网改版试运行,欢迎提出意见和建议,联系电话:55983551。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 学习资料 > 正文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6-07-02 15:33:14    来源:    返回首页

 201671

习近平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回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光明前景,表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充满信心朝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胜利前进。

  同志们、朋友们!

  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但是,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

  面对苦难,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

  1921年,五四运动之后,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在95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

  这个伟大历史贡献,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伟大历史贡献的意义在于,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这个伟大历史贡献,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伟大历史贡献的意义在于,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这个伟大历史贡献,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一伟大历史贡献的意义在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60多年历史的新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30多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彻底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没有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的领导,没有先进政党顺应历史潮流、勇担历史重任、敢于作出巨大牺牲,中国人民就无法打败压在自己头上的各种反动派,中华民族就无法改变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我们的国家就无法团结统一、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向繁荣富强。

  历史告诉我们,95年来,中国走过的历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

  历史还告诉我们,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同志们、朋友们!

  95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同中国人民接续奋斗的结果。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了一个个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挑战,使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在这个庄严而光荣的时刻,我们深切怀念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巩固、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深切怀念为建立、捍卫、建设新中国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深切怀念近代以来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顽强奋斗的所有仁人志士。他们为祖国和民族建立的丰功伟绩永垂史册!他们的崇高精神永远铭记在亿万人民心中!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在这里,我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向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民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致以诚挚的问候!向一切同中国人民友好相处,关心和支持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各国人民和朋友,致以衷心的谢意!

  95年来,一代又一代优秀中国共产党人,为祖国和人民无私奉献,生动展示了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高尚情操。这次受到表彰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就是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我代表党中央,向这次受到表彰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志们、朋友们!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党的十八大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就告诫全党,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使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

  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95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使我们党得以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为增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统一提供了坚实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同时,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进一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恩格斯早就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今天,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只有几十年实践、还处在初级阶段,事业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也就越需要我们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

  理论上不彻底,就难以服人。我们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

  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95年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英勇奋斗,成千上万的烈士为了这个理想献出了宝贵生命。“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些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誓言生动表达了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的坚贞。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

  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我们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保持全党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全党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营养,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牢牢占据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道义制高点。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

  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邓小平同志曾经语重心长地说:“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党的基本路线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我们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国之路,不能有丝毫动摇。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

  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就是到2020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进而到本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为实现这一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形成并积极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形成并积极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相互促进、统筹联动,要协调贯彻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是我们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

  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世界科技发展酝酿新突破的发展格局,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加快形成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机制和环境,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

  我们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改革往往都是从易到难。我们的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敢于涉深水区、啃硬骨头。我们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坚忍不拔的毅力推进改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坚决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依法治国,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关键在于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弘扬宪法精神,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我们要毫不动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长期坚持、全面贯彻、不断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扩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形成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党和人民事业要不断发展,就要把各方面人才更好使用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们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等各方面优秀人才吸引过来、凝聚起来,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同各国的友好往来,同各国人民一道,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

  为人类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早就作出的庄严承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苦难中走过来,深知和平的珍贵、发展的价值,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共同朝着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中国主张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愿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中国坚定不移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在“一带一路”等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创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

  中国人民深知,中国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愿意以自己的发展为国际发展作出贡献。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反对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中国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中国不觊觎他国权益,不嫉妒他国发展,但决不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中国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中国共产党将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各地区政党和政治组织发展交流合作,促进国家关系发展。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我们党作为一个有8800多万名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的党,作为一个在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建设关系重大、牵动全局。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

  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祛病疗伤,激浊扬清。全党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我们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全党同志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实践证明,只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党风建设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己不正,焉能正人。”我们要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抓起,从高级干部抓起,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使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反腐倡廉、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我们要以顽强的意志品质,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没有任何藏身之地!

  伟大的斗争,宏伟的事业,需要高素质干部。我们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坚决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精心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

  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是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坚守“三严三实”,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把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避免少知而迷、无知而乱,努力成为做好工作的行家里手。

  同志们、朋友们!

  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我们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牢牢把握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全面实施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中国奉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不会动辄以武力相威胁,也不会动不动到别人家门口炫耀武力。到处炫耀武力不是有力量的表现,也吓唬不了谁。要深入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武装警察力量,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一国两制”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具有强大生命力。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对“一国两制”的信心和决心都绝不会动摇。我们将全面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履行职责,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也是通向和平统一的光明大道。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我们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对任何人、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进行的分裂国家活动,13亿多中国人民、整个中华民族都决不会答应!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民族强盛,是同胞共同之福;民族弱乱,是同胞共同之祸。两岸双方应该胸怀民族整体利益,携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打拼。

  同志们、朋友们!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说过,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95年来,我们党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凝聚着青年的热情和奉献。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全国广大青年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坚定不移跟着中国共产党走,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同志们、朋友们!

  95年前,中国人民对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渴望是多么强烈,但前途又是多么渺茫。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1949323日上午,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毛泽东同志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6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新华社北京71电) 

 

 

 

冯俊: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2016070607:2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全面回顾了我们党95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深刻阐明了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深刻阐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对重大国内外问题的原则立场,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对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讲话是对“不忘初心”的告诫和宣示,是对“继续前进”的激励和动员,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充满激情,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是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是指引我们党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献。

 

科学总结历史贡献,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提供精神动力

 

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以宏阔的视角回顾历史,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到“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一伟大历史转变中蕴含的历史法则,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大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举世公认的巨大贡献。但从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列强的一再侵略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灾难深渊。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屈辱和曲折,中华民族所遭受的前所未有的苦难,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摆在了中国人民面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也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题。

 

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不屈奋斗和不懈探索,但只有当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才出现了伟大转折。习近平同志用“三个深刻改变”概括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大历史意义,这就是: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三个深刻改变”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领导核心的历史必然性。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谁能够带领人民完成前一个历史任务并不断完成后一个历史任务,谁就能够成为引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领导力量。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中国的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都先后出演过主角,但都因其自身的局限性,无法承担起救国救民的历史重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身上。“三个深刻改变”使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备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的性质和作用,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鲜明界线。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结果。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就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习近平同志的讲话以开阔的历史视野来审视历史运动的结果,将中国共产党95年奋斗所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放到5000年中华文明、500年社会主义运动、60多年新中国建设特别是30多年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来认识,提出了实现三个“伟大飞跃”、焕发三个“蓬勃生机”的崭新结论。三个“伟大飞跃”,就是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三个“蓬勃生机”,就是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讲话把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起来,把革命、建设和改革衔接起来,用三个“伟大飞跃”证明了中国共产党95年奋斗的重大历史意义,用三个“蓬勃生机”赋予中国共产党95年奋斗以崇高的历史地位。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个为中华民族作出伟大历史贡献的党,党的伟大历史贡献是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深刻揭示历史规律,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汲取历史智慧

 

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强调:“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我们党的自信来自于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历史规律的深刻认识。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充满了让历史告诉未来的豪迈和激情。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就能正确把握历史发展趋势、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引领历史发展方向。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善于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揭示,为正确认识现实、改造现实提供历史依据和历史智慧,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得出了三个“永不动摇”的结论: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三个“永不动摇”不是主观臆断的产物,而是深刻的历史启示,是从历史演变中得出的根本结论,是已经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历史规律。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永不动摇,根本原因在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95年来的实践证明,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风险、危机和艰难险阻,我们党都能带领人民战胜它们,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我们党之所以有这样的伟力,是因为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党之所以有这样的伟力,是因为我们党有坚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我们党之所以有这样的伟力,是因为我们党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永不动摇,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习近平同志指出:“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对于这样一条千辛万苦才找到的发展道路,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5000多年文明发展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95年党和人民伟大斗争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给了我们强大的文化自信,也使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更有底气、更加深厚持久。

 

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永不动摇,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发展遵循规律、坚持创新,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中国的发展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同时又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正因为如此,中国发展越来越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越来越自信。我们要始终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国之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中国的发展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我们党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完全正确的,必将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再次强调历史性考试,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指明方向

 

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历史前进的脚步从不停歇,历史性的考试还远未结束,赶考永远在路上。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回顾了毛泽东同志在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所说的“进京赶考”的告诫,并指出:“6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

 

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接连用八个“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明确了我们党未来的任务和努力的方向,为继续在历史性考试中交出优异答卷向全党提出了明确要求,即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这八个方面的要求吹响了我们继续前进的号角,明确了我们继续前进的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使我们党继续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我们要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前,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用新发展理念来推进经济社会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在“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创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

 

我们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今天,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党的建设也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我们要保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良好态势,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八个方面要求,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局面,才能达到我们的目标、实现我们的梦想。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人民日报 》( 20160706 07 版)

 

高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旗帜——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黄坤明 2016-07-05 09:23:07 分享到:

  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用先进思想孕育催生、用科学理论指导武装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高度重视科学理论对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始终把思想理论建设作为立党兴党之本,牢牢坚守、不断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95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必须高扬旗帜、固本培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指导实践,为“中华号”巨轮破浪前行定好向、掌好舵。

 

  立党兴党的根本所在

 

  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信仰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5年,是在风云激荡中高擎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在披荆斩棘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始终坚持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95年。回望近代中国,面对山河破碎、亡国灭种的危局,多少主义和主张一一出场,又一一破灭了;多少道路和方式都探索了,又都碰壁了。历经磨难和上下求索,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这柄思想火炬熊熊燃起,给黑暗的中国带来光明,给曾经屈辱的民族带来独立振兴的希望。95年来,我们党以高度的自觉信仰马克思主义,以坚定不移的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根深叶茂、坚如磐石。正是因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动摇,我们党才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始终把握正确方向,使全党有了“共同语言”,铸就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从而战胜了前进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

 

  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其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是人们观察和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锐利思想武器,如燧石一般,“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辉就越灿烂”。马克思主义又是不断发展着的理论。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多次指出的,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对他们理论中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总是善于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新的回答。用毛泽东同志的话来说,“马克思主义是空前而不是绝后”。干革命、搞建设,老祖宗那里没有现成的“方子”,要敢于谱写马克思主义“新篇章”,敢于创造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生机活力。95年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跨过一道又一道难关,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使中国赶上时代,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关键就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95年来,我们党坚持不懈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以思想理论建设引领党的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等各方面建设,使党的理论和实践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比如,建党早期,针对农民党员占绝大多数、党员的思想理论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毛泽东同志强调,保持党和党员的先进性,根本途径是加强党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使每一名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更要首先在思想上入党。延安时期,我们党开展了整风运动,从思想上、组织上实现了全党空前的团结和统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党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过去不熟悉的东西,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推动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党先后兴起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高潮,使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得到普遍的、深刻的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习教育,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断提高,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思想指导、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历史昭示我们,有了先进理论的指导,有了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的领导,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抚今追昔、鉴往知来。中国共产党人清醒认识到: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追梦圆梦仍然在路上。当前,面对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党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执政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党员队伍结构、思想状况发生深刻变化,如何有效应对“四大考验”、更好战胜“四种危险”,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重大课题。

 

  高擎思想旗帜,全党才知所趋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协力、苦干实干,不断开辟治国理政新境界,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勇于实践、善于创新,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造性地发展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这些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基础性、标志性的重要思想、重大战略,是构成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四梁八柱”,为我们向新的奋斗目标前进提供了基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之所以能开新局、谱新篇,根本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根本就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在政治意义上,对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民族复兴的一系列根本问题、长远问题、战略问题,作出了深入、透彻的回答,集中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拓前进的政治宣言。在理论意义上,既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紧紧围绕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既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在实践意义上,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以深邃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提出了一整套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的新思路新举措,为我们破解发展难题、赢得发展主动和优势指明了前进方向。在世界意义上,立足国情、面向世界,为解决中国问题、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独特的中国智慧,是当今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中国方案、社会主义方案。

 

  夯实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铸魂”工程、“固本”工程,必须深入推进、常抓不懈,不断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中国共产党人的“魂”和“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不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矢志不渝为推动社会进步、实现美好理想而奋斗。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和自强不息的奋斗才能实现。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保持对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既胸怀理想又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理想信念的坚定执着,来自理论上的清醒透彻。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牢牢抓住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坚持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相继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凝聚理想信念之魂、筑牢理论武装之基。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共产党员的必修课。要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思想理论建设的重中之重,系统掌握、自觉运用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切实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转化为提升能力、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正能量。

 

  理论重在指导实践,学习贵在实际运用。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紧密联系改革发展稳定实际,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更好地把科学理论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转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要强化问题意识问题导向,坚持以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突破口,推动用中国理论回答中国问题,用中国话语解读中国道路,切实破解改革发展的难点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在攻坚克难中扎实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走过95年非凡历程的中国共产党,朝气蓬勃、慷慨前行。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旗帜,不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戮力同心、开拓进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作者黄坤明为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央文明办主任)

 

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人民日报 20160706

 

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的成立,被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95年波澜壮阔的历史,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光辉历史。这部史诗,记载着中国共产党不懈的奋斗和探索,诉说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利益作出的牺牲和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把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成就,放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特别是近代以来的历史大背景下考察,科学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三个伟大历史贡献及其意义,深刻回答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这一重大问题。

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关于第一个伟大历史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伟大历史贡献的意义在于,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诞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此之前,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侮。虽然,有的阶级和政党做出了反抗的努力,但都没能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肩负起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任。经过28年的艰苦斗争,建立新中国,使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

坚定地捍卫国家民族利益。1922年,党的二大就确定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大革命时期,喊出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1931年九一八事变第三天,党中央就通电全国,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此后,又多次声明,如果国民党停止内战,中国共产党愿意把自己的军队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的一部分,愿意把自己的根据地变成国民政府统一管辖下的边区。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并得到和平解决,从而实现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局面。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改编成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抗日,消灭和牵制大量日伪军,对中国以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真诚地解决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民生问题。中国共产党从一成立,就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自己的使命。并且,清楚地认识到,最重要的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在大革命后期,就试图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争取地主富农抗日,改行减租减息政策。解放战争时期,又没收地主多余的土地分给农民。这些做法,自然会使广大农民感到,中国共产党是为他们谋利益的党,他们要参加这个党领导的军队,不能参军者也踊跃支前。

努力地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让人民当家作主,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诉求。在自己局部执政的区域,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一系列符合边区特点、方便群众参与的民主形式。在政权组成人员的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中间派占三分之一。陕甘宁边区选上的共产党员超过三分之一后,有人辞职来保持三分之一。

党、政府和军队高度廉洁。毛泽东曾经说: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最进步的地方。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这十个方面的“没有”,明显是针对国民党统治区讲的。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选出的第一届院士81人中,1949年随国民党到台湾者仅有9人,滞留国外者12人,逝世1人,其余59人都选择留在大陆。著名学者季羡林晚年回忆说:“我同当时留下没有出国或到台湾去的中老年知识分子一样,对共产党并不了解;对共产主义也不见得那么向往;但是对国民党我们是了解的。因此,解放军进城我们是欢迎的,我们内心是兴奋的,希望而且也觉得从此换了人间,觉得从此河清有日,幸福来到了人间。”

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关于第二个伟大历史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伟大历史贡献的意义在于,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多方面的执政成就:

政治上,建立了各级人民民主政权。从新中国成立初新政权的建立过程看,新政权的建立一般经过三个步骤,先是建立军事管制委员会,安定新解放地区的局势;第二步,协商产生临时性政权;第三步,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正式的政权。政权的参与者来自方方面面,受到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支持。

经济上,恢复了被多年战乱破坏的国民经济。1949年国民党逃往台湾时,带走了大陆多年积累的黄金、白银、外汇和重要文物,留给共产党的完全是一副烂摊子。有人等着看共产党的笑话。这严重低估了共产党人的能力。我们党内不光有经济行家,更重要的是能用正确的政策调动各方面群众的积极性。对农民,实行了土地制度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得了七亿亩土地;对工人,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国营经济,使他们感到政治和经济上都得到了解放;对民族工商业者,不光不没收他们的资产,反而还通过加工订货等方式帮助他们恢复和发展生产。这些办法,使国民经济到1952年底就恢复到旧中国的最高水平,还迅速解决了国民党留下的严重通货膨胀问题。

外交上,荡涤了帝国主义的污泥浊水。新中国建立前夕,党中央还在西柏坡的时候,毛泽东就提出了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其中一条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他形象地把旧中国比作一间屋子,过去什么人都进来踩上两脚,藏污纳垢,应该彻底打扫干净,然后再请客。所谓打扫,就是不承认旧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因为帝国主义侵略而失去的国家民族权益尽可能收回。在这之后,外国帝国主义曾经在中国享有的不正当权益尽数消除,曾经失去的国家主权和民族权益迅速回到中国人手中。

国防上,打赢了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武装干预,战火迅速烧到中朝边境,严重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美军还进入台湾海峡,直接干涉中国内政。在此情况下,是否应朝鲜政府的请求出兵援助,成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严峻考验。经过反复权衡,党中央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决定派中国人民志愿军援助。这场战争打出了军威、国威,维护了国家安全,具有深远意义。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1953年到1956年,中国共产党又领导人民实现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保证了国家的经济安全,能为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对于实现共同富裕有着重要作用,起码使中国不会出现有的发展中国家的贫民窟现象。近年来,因为改革开放使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农村也全面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有人认为改革否定了当年的改造。这完全是误解。当年改造建立起的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制度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改革是对原有基本制度的丰富和完善,绝不是要否定它。

新中国建立初期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也发挥着很大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使来自各方面的人大代表表达自己的诉求,实现真正的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能使中国政治有稳定性连续性,避免多党制国家无法避免的政治恶斗,协商民主能更好地凝聚全社会的共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少数民族群众体会到各民族的平等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还领导人民为建设国家做出巨大努力,建立了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打下了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实现了“两弹一星”等尖端科技的突破,奠定了中国真正的大国地位;中美关系接近导致整个西方世界同新中国关系改善,为后来的对外开放创造了前提条件;还培养了人才,积累了经验,至今还在发挥重要作用。

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关于第三个伟大历史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一伟大历史贡献的意义在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过去犯错误的教训。1978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实现工作重心转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在不断开创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大成就。

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的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226美元增加到现在的8000多美元。

民主法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建立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人民享受着越来越多的民主自由权利,法治环境也得到很大改善。

文化影响力显著扩大。教育事业的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质量也有很大程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有些领域已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体育事业发展迅速,竞技体育的很多项目达到世界最高水平。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不光解决了过去一直未能解决的温饱问题,而且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衣、食、住、用、行的状况,医疗卫生状况和人均寿命,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初步建立起来,已覆盖到全国城乡大部分人群。

国家统一大业稳步推进。收回被西方国家割占的香港、澳门,中华民族洗雪了百年耻辱。海峡两岸关系从军事对抗发展到多方面的深度交流,一个中国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台独势力的空间已被大幅压缩。

国防实力得到很大提升。国家军费投入的数量和军队装备的现代化水平,都已今非昔比,军事强国地位已为世界所公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纪念阅兵,展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和捍卫和平的决心,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中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走过了有些国家用一百多年甚至更长时间走过的现代化历程,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对于中华民族、社会主义和新中国的巨大影响。“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60多年历史的新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30多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彻底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总结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得出了“历史告诉我们”的深刻结论。

 “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没有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的领导,没有先进政党顺应历史潮流、勇担历史重任、敢于作出巨大牺牲,中国人民就无法打败压在自己头上的各种反动派,中华民族就无法改变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我们的国家就无法团结统一、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向繁荣富强。”

 “历史告诉我们,95年来,中国走过的历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

 “历史还告诉我们,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这是历史的结论,掷地有声,有着无可辩驳的说服力。有理由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执笔:谢春涛)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不断开拓治国理政新境界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2016-07-07

 

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当今中国,正攀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上。激发走向百年政党的力量,推进民族复兴的征程,是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巨大理论勇气、行动自觉和历史担当,勇毅笃行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拓了治国理政的新境界。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超越,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色和政治品格,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人民心中形象的写照,也是当今世界劲吹“中国风”的现实缘由。

举旗定向中的坚定自信与责任担当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定什么向,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根本问题,是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问题,是党和人民与敌对势力较量的核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可以说,坚定自信与责任担当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的根本保证。

当代中国在举旗定向上的坚定自信,源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历史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社会主义500年是一部气势恢宏、跌宕起伏的伟大史诗。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中国大地,并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历程,是这部伟大史诗中最精彩的篇章。一次次碰壁和觉醒、实践和突破,最终铸就苦难辉煌的中国道路。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团结奋进、走向胜利的精神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这面从历史走来、又指引未来的精神旗帜,彰显着我们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凝结着最初为什么出发的初心,具有以历史和人民为支撑的强大自信!

当代中国在举旗定向上的坚定自信,源于中国共产党对当代世界前所未有大变局深刻认识引发的思想大觉醒。当今世界正处于自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以来最大变局之中,正在从依靠实力均势维持平衡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转向倡导共同价值和利益的世界新秩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一致性,同时倡导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指明了中国梦与世界梦交相辉映的光明前景。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当今中国在举旗定向上的坚定自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觉醒。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在党中央治国理政新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推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四位一体,是我们“独创的”发展模式,具有特殊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

我国作为超大规模国家快速崛起,在由大向强的关键跃升期,面临来自西方“压服”和“劝服”的双重压力。顶住“压服”和“劝服”,需要在举旗定向上坚定自信,具有卓绝的政治担当。直面“十面埋伏”和“八面来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以强大政治定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毋庸置疑,这既是面向现实的政治担当,也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政治担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当代中国具有强大的战略定力和“最有理由”的自信,我们正稳健从容地参与这场推进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共同进步的接力赛,伟大的中华民族正在以优异的表现奔向光辉的未来。

谋篇布局中的战略运筹与政治智慧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就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引领布局,布局成就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这是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谋篇布局,是着眼于把实现长期目标和完成现阶段任务结合起来作出的英明决策,为中华巨龙腾飞强健了顶层设计的战略之翼。

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就能像一个观察者站在最高的山巅观察下面的山景那样,高瞻远瞩、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实现谋篇布局上的大觉醒。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着眼实现中国梦谋篇布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治国理政在实践中的耦合交融。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居于引领地位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宏伟奋斗目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学习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解决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引。

谋篇布局,需要权威与担当。有权威才能决断,有担当才敢负责。当今中国,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开拓治国理政新境界的政治担当和突出业绩,在人民群众心里树起了党中央作为坚强领导核心的权威。国内外真正了解中国国情和人民心声的各界人士,都认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励精图治的大担当!在索契冬奥会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正是为了人民,习近平总书记义无反顾地担当起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行总体设计和谋篇布局的历史责任。谋篇布局攸关各方长远利益,既得利益者必然要施加影响维护其利益。这无疑要对我们党谋篇布局带来干扰和压力。谋篇布局是战略运筹,成功则能为国运昌隆、人民幸福提供坚强战略支撑。而一旦出现失误,就可导致国运衰败、人民遭殃。为实现中华民族最高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决顶住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干扰和攻讦,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坚定地着眼最大限度实现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谋篇布局,引领中华民族复兴的巨轮,向着伟大目标破浪前进!

攻坚克难中的锐意进取与勇毅笃行

锐意进取、勇毅笃行,开辟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境界,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面对民族复兴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使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攻坚克难,难在当代中国需要破解的难题格外复杂,各种矛盾问题交织。“中等收入陷阱”“修昔底德陷阱”交织叠加,成功跨越绝非易事;改革遇到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在攻坚期、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遭遇既得利益重重阻碍,风险急剧增大;割除腐败毒瘤、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任务非常艰巨;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面临诸多瓶颈制约……面对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强调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把“金钥匙”,给出了管总的答案,这就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国策”。

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是通过国家治理现代化形成各阶层人民利益的最大公约数、画出赢得民心的最大同心圆。为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要求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要求“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求把依法治国作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把各方面监督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成为新形势下我们党赢得民心、强基固本的攻坚工程、系统工程,我们党站到了治国理政的道义最高点上。

世界上最难超越的是自我。一个执政党要实现自我革新、自我净化,对党内盘根错节的问题进行彻底清理,向固化的利益藩篱宣战,最需要的是领导核心的胆识、智慧、勇气和担当。自我革新、自我净化带来的压力、风险和挑战,只有具有卓越智慧的勇敢者才能担得起、扛得动。胆识、智慧、勇气和担当来自哪里?就来自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的强烈历史使命意识。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的那样:“不是没有掂量过。但我们认准了党的宗旨使命,认准了人民的期待。”这道出了总书记勇毅笃行坚决纠治突出问题的深层动因。可以说,正是基于对党、人民和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我们党得以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当代中国,只有具备勇于自我革命气魄、坚忍不拔毅力的中国共产党,才能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乘胜前进!(执笔:赵周贤 刘光明)

 

分享到:
编辑:中原合作网编辑
(C)2019 河南省供销合作总社版权所有
电话: 0371-65953039 65992900(兼传真) E-mail:hnssbgs@126.com
豫ICP备05026746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228号
技术支持: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