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鹤壁市供销合作社始终坚持为农、务农、姓农的服务宗旨,抢抓中央资金支持供销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政策机遇,聚焦“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难题,深入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实现了农田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提升服务能力,练就农业生产“硬本领”
把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供销合作社拓展经营服务领域的重中之重,加快培育一批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服务主体,壮大服务力量。一是通盘谋划建组织。以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构建全产业链经营服务为目标,以供销社主导为原则,大力推进为农服务中心建设,在全市已建成8个为农服务中心。今年积极争取省级专项资金,鹤壁市2处为农服务中心项目全部入选,将再建设两处A类为农服务中心。二是凝聚合力强根基。统筹全市供销系统资源,将基层社的“人、财、物”统一交由县社管理,推行“县基一体化”管理,带动解决基层社“老弱涣散”问题,实现由“单兵出击”到“集团作战”转变,实现业务融合发展,全市15家基层社已全部纳入“县基一体化”管理体系。三是延伸服务全链条。推动农业生产服务从单项、单环节向全链条、全过程延伸。生产上提供机耕、机种、机收、飞防、技术指导等服务环节一应俱全,推广全程托管服务;加工上提供粮食烘干、仓储等服务,新建1.1万吨的粮食标准仓;销售上推广订单生产,合同销售等,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建造服务体系,打造经营系统“支撑柱”
打造以社有企业为龙头、乡镇优秀农服企业为骨干、村集体为支撑的为农服务体系。打造一个示范。选择浚县为鹤壁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县,召开全县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会,以县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了实施方案,高规格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开展。发挥两种力量。充分发挥乡镇政府和村“两委”两种力量,打造“服务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组织形式,对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实现整村推进。截至目前,全市供销系统共签订土地托管合同15.6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9%,其中小农户占比95%以上。构建三级网络。打造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县社总公司负责战略决策、统领全局,乡镇分公司负责业务执行、组织安排,基层服务站负责沟通农户、服务落地。目前浚县建设完成一个社有龙头企业,9个镇级分公司,120个村级服务站点,服务网络初步建成。
聚焦重点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
聚焦重点任务,制定明确目标,压实责任,细化标准,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对服务主体管理。以供销社股权、主体实力、签约面积等为重点,实时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名录库,加强对服务组织的监督管理,建立服务质量黑白名单制度,筛选服务能力强、服务质量优、社会认可度高、运营管理规范的服务组织优先支持。二是加强对服务标准管理。合理确定“服务位置、服务面积、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收费标准、支付方式、质检验收、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9项内容。科学设置耕种、种子、农药、化肥、灌溉、收割的具体规范和标准,确保服务质量。三是加强对服务进度管理。充分利用全国供销总社农业社会化服务信息平台,服务主体对每个地块开展服务后,及时将服务地块、服务面积、托管类型、作业凭证等录入信息平台,对任务完成情况实时监控,做到各试点区域服务进度全程监管。
强化要素保障,谱写乡村振兴“协奏曲”
积极争取省社支持、争取奖补资金、加强涉农资源整合、导入全产业服务资源、强化要素保障。一是夯实农资供应“主渠道”。加强与省集采集配联盟合作,联合华昌、多酶金等知名农资生产企业,开展集采集配、带量采购、直供直销等业务,确保农资供应不脱销、不断档。已排查确定化肥需求2000余吨、采购并供应市场300余吨。二是给予群众信任“定心丸”。组织全市供销系统通过集中宣讲、村集体协调、入户讲解等方式,宣传服务保障、宣讲惠民政策,引导小农户广泛接受农业社会化服务。对村“两委”、种粮大户、农业带头人组织开展“经营土地 、赋能增收”农村集体经济培训,已开展培训会9期,累计培训800余人次。三是发挥奖补资金“牵动力”。积极争取2024年中央财政资金,多次参加全国、全省推进会,学习先进经验,准确把握政策方向,以占全省1.5%的耕地面积获批全省5.8%的补贴资金,获得11万亩农业社会化服务补贴,争取到中央资金1100万元。其中,浚县获批面积位居全省第二,淇滨区首次纳入农业社会化服务补贴范围。
下一步,鹤壁市供销合作社将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突破口,大力培育多元化专业服务组织,健全完善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规范化建设水平,发挥乡村合作优势,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为带动农业现代化、推进乡村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供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