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电商平台,把农产品销售出去,让农民增收,是农村电商发展到今天的一个重要功能。在山西省供销社系统,借势电商,打造扶贫的新模式正在开展。
2年前,省供销合作社组建电商平台,2年后,借助农村广阔的基层网点,实实在在地为更多的贫困户带来可观收入。如何为电商提供第一手的货源?如何为服务站联结便利的物流配送?如何为政府带来产业生态效应?又如何为市场带来更大附加值的产品?省供销合作社在探索中找到新路径。
搭建平台,信息对称 让农户产销有保障
张俊平的清晨,是从清点一筐筐新鲜蔬菜开始的。按照网上客户订好的蔬菜量,一车车运往河北、山东等地。
这个熟练掌握互联网操作并熟知农产品市场信息的“老供销”,是晋中市寿阳县太安驿村农芯乐电子商务服务站的负责人。“在供销社干了36年,贫困户需要什么,我最清楚。”从传统的化肥农资售卖,转为电商订单销售,张俊平始终把了解商家、农户之间供需信息放在第一位。
在服务站首次农商招商会上,太安驿全村共有132户贫困户与电商平台成功对接,通过“订单+农户”的方式,每亩增收200元。“今年种什么作物,植物病虫害如何治疗,服务站都有专人指导。”张利生是电商精准扶贫户,服务站给他提供了送货、收购农资化肥和蔬菜的工作,还带他参加不定期的互联网购销操作培训等,“两个月就挣了4800元!”
贫困户直接对接市场,获得交易的自由和信息,使贫困户更加信赖供销合作社电商平台,从而激发起靠自己努力、靠市场订单就可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失去的基层网点再找回来,把更多贫困户带动起来。”忻州市定襄县县级服务中心负责人吕世凯对电商扶贫的决心非常坚定。没有人告诉他该怎样搭建电商平台,他就一个村挨着一个村地跑,在走访中了解农民,熟悉农副产品,给农民传授电商脱贫知识。
去年国庆节前后,通过供销合作社电商平台帮助,村民戎四民卖柿子赚了近万元,今年打算将自家产的核桃也挂在平台上销售。“供销合作社能把网购的东西直接送到村里,也能把城里的日用品送到服务站。”戎四民说,老吕有4辆自己的物流车,采取沿途送货的方式不定期将快递送到每个自然村,同时让滞销的农产品走出大山。
电子商务让草根网商直接对接广阔的市场,这种方式让贫困户快速脱贫致富。
携手物流,发展产业 让服务延展到户
“就是空车也要跑,每天准时来往送货,大家慢慢就会认可这个平台。”忻州市繁峙县电子商务运营中心负责人刘有新说。去年,他携手山西农芯乐电子商务平台,将原有的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后,开启了电商扶贫模式。
“前两天村里的老张,想给上大学的姑娘捎点小米,不用麻烦跑到镇上,搭上咱配送中心的物流车一下就送到了。”张海燕负责的古家庄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是县管优秀体验店之一,像这样的体验店,全县有151家共覆盖全县13个乡,其中优秀体验店50家。
阳曲县是省级22个贫困县之一,政府电商脱贫资金用折股量化以股金的形式注入到供销社电商平台,每个贫困村50万元,共10个村500万元。争取做到每年每村集体资金5万元,60%用于对贫困户的帮扶,40%用在村集体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阳曲县杨兴村任二女的老伴去世以后,家里的重担都落在了她瘦弱的身上。该县供销社在高村建立了第一个小杂粮加工基地,解决小杂粮的烘干、收储等加工问题,建成之后,任二女第一时间加入进来,一天能挣80元钱,任二女的生活有了着落。
今年,阳曲县供销合作社推出市、县两级公共品牌——首邑田园,县里主导的农产品品牌从策划到包装政府全程把关,已为电商平台产品申请了7大类42个品种的SC认证加工,项目建成后,仅今年就让10个贫困村获利50万元。阳曲电商模式通过平台统筹,信息整合,把周边特色农产品有效集中,形成了华北小杂粮物流产业园区,创建安全食品认证体系,打造出一条阳曲电商产业生态链。
如今,“阳曲模式”已经在全省铺开,省供销合作社已经逐渐创造出结合当地特色县域经济的运营模式,突破了难以走出去的行业格局。省供销社专门打造了农芯乐“六有”农村电商模式。通过全国总社惠农资金的注入,对农村小卖部升级改造成便民体验店,享有“五免一扶持”优惠政策,目前已投入资金9844万元,我省成为全国供销电商重点支持的5个省份之一。
构建农村仓储物流体系,建设分拨中心和县级分拣中心,实施“城乡一体化”物流配送项目。截至目前,省供销合作社全系统共投资1.2亿多元,带动社会投资1.89亿元,建设县级电商公司107个,实现58个贫困县全覆盖,村级电商网点1.14万个,覆盖贫困村2526个,培训农村基层各类人员1.53万人。全系统网络销售总额2.44亿元,其中线上农产品销售1.61亿元。
拓展渠道,网上直播 让产品销得更远
网上直播,宣传了名优产品,打破了销售瓶颈,打通了产销渠道,是省、市、县各级供销合作社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具体行动,也是农村电商精准扶贫全新尝试。今年以来,省供销合作社依托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供销e家”和山西农芯乐电子商务平台,为消费者集中推荐山西各地市代表性的特色鲜活农产品以及地方名优土特产品,逐渐扩大地方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
通过鲜活农产品“走出山西网上行”活动,忻州市代县供销合作社主任刘培德真正体会到山西农特产品深受外省消费者青睐。今年是白水杏节的第二年,7月初,平台直播进行销售,活动当天交易破10万斤。
今年4月,晋中市寿阳县电商服务站与贫困户孙俊明签订了包销3亩的合同,还赊销了农资化肥,等卖了梨再结账。
县里电商平台的客源与上湖乡常村玉露香梨合作社已签订10万斤销售合同,直接带动合作社增加40万元销售收入。优先销售合作社内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梨,已经对接10户,每户均增收5000元。合作社农民还利用省供销合作社在农芯乐平台搭建的鲜活农产品“走出山西网上行”活动,集中在网上推广、销售,预计今年通过线上和线下销售玉露香梨10万斤,销售额可达100万元。
“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大环境下,供销合作社电商扶贫是供销社为农服务的主要突破口。”省供销合作社理事会副主任李俊德表示,省供销合作社将继续积极主动、不等不靠、先行先试,全力构建具有供销特色的电子商务网络体系。
目前,省供销合作社《关于贫困村电商网点规范提升和新建扩面的实施方案》已经出台,对构建具有供销特色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体系有了明确指引。从今年起,我省将用1年时间规范提升现有2526个贫困村电商网点,每年新建500个,用3年时间再新建1500个贫困村电商网点。有条件的贫困村供销合作社,承担建设电商网点总数4000个以上,占全省现有贫困村电商网点7993个的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