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合作网改版试运行,欢迎提出意见和建议,联系电话:55983551。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外省经验 > 正文
湖南省社:多措并举保障粮食安全
时间:2024-05-07 09:28:50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返回首页

  湖南常德市供销合作社指导农户做好育秧工作。郑东明摄湖南常德市供销合作社指导农户做好育秧工作。郑东明摄

  八百里洞庭浩浩汤汤,湘资沅澧绵延流淌,滋润出三湘大地的沃野粮仓。

  洞庭浩渺奔流,沃野生生不息。在这块自然馈赠的丰饶土地上,千百年来,人们依赖土地,演绎着湖畔儿女与土地相依相伴的故事。

  土地馈赠农人,农人也同样回馈土地。生产变革、技术迭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方式在更迭,农业现代化的时代浪潮在这块大地上奔涌,万亩良田展示着现代农业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

  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区,走进水稻田边,察看秧苗培育和土地翻耕情况,并同种粮大户、农技人员、基层干部和村民亲切交流,详细询问春耕备耕等情况。我们追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步伐,走进常德市,探寻春耕中人与土地的生动故事。

  新农人的新选择

  “从大学生到职业农民,经历过与父亲的观念冲突,经历过传统农人的质疑。但是,我坚持下来了,还会继续干下去。”湖南亿泽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帅宇作为当地的种粮大户代表,在田间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种粮情况。提及他的农业之路,他笃定地说。

  1994年出生的陈帅宇,大学毕业后回到常德市鼎城区港中坪村种粮。因为父亲是当地的粮食经纪人,让他比同龄人对粮食有更深的理解,也认准了农业的前景。2015年返乡,他拿出自己大学时期的创业收入,并在第二年试着流转了300亩田,正式开启了种粮之路。

  “跟着他种粮,他懂啥啊?”“就是年轻人随便玩玩,当不得真。”“我种了几十年地,还需要跟他学咋种地?”……各种质疑声四起,让陈帅宇既无助又无奈。可是,陈帅宇从没想过放弃。

  开辟试验田选取最优的种子、把新型农机应用到生产、购买烘干机解决晾晒难题……一步步推进、一次次变革,让陈帅宇的优质稻亩产量从1000斤增至1400多斤,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跟他一起种高档优质稻。他牵头成立的亿泽水稻专业合作社吸引了周边600余户种粮户加入,订单生产高档优质稻。

  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陈帅宇慢慢感到有点力不从心。“现在不少农户主动要求把地流转给我,我都不敢接单。后期的销路没有拓宽,粮食生产出来卖不出去,也不行。”陈帅宇说。

  在常德,像陈帅宇这样的新农人市场意识强、发展理念新,用自己的所学所知慢慢改变着传统的种粮模式。但是,经过多年的打拼,这些新农人虽然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但真正向着现代农业企业转型升级仍困难重重,亟须更系统的资源作为支撑。

  “我是主动联系供销合作社的。小时候就知道供销合作社,现在身边很多农业主体都在接受供销合作社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让我也对供销合作社有了新认识。”在陈帅宇看来,与供销合作社合作,从抗风险能力差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转型为面向大市场、发展更稳健的现代农业企业,是顺势而为、多方共赢的理性选择。

  2018年,常德市鼎城区供销合作社与陈帅宇建立了合作,共同成立了湖南亿泽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双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资源实现了叠加。

  “区社主要‘啃硬骨头’,重点利用全省供销合作社的流通资源,帮助他拓宽销售渠道,让他可以放心大胆地服务小农户。”鼎城区供销合作社主任熊晓勇说。

  如今,陈帅宇服务当地近两万亩水稻田,农资供应平价让利,稻谷高于市场价收购返利,加工大米销售利润分红。2023年,他让利农户40余万元,工作干得有滋有味。

  青萍之末的风、微澜之间的浪,微细之变的背后是时代的浪潮和趋势。在常德,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推动传统生产方式变革,折射出土地规模经营在探索演变、农业现代化在蓬勃向前的趋势。其间,供销合作社利用自身的流通优势为这些主体解难题、补“短板”,加速了这一趋势的进程。

  一个联盟一张“网”

  轰鸣的铁牛在田地里来回穿梭,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土地在旋耕下慢慢苏醒,迎接秧苗的到来。

  眼下正值春耕,汉寿县毛家滩乡马涧村72岁的村民周子遗并没有出现在田间。田地翻腾的旋耕机来自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湖南隆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农服中心,15天后,农服中心还将进行二次旋耕,然后就可以插秧了,周子遗只需要得空了来田里转转。

  一直以来,不少人对规模化经营之后,小农户会不会被排斥在农业生产之外,如何确保小农户不掉队等问题有所担忧。

  在湖南,全省系统实施“强基强能”工程,以农业社会化服务大联盟为平台,以湖南新三湘农资公司为依托,在全省构建起了覆盖省、市、县、乡、村的五级服务网络,把服务触角延伸到村到户。这其中,不管是基层社惠农服务中心,还是陈帅宇那样的农业企业,或是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农服中心……各级主体积极探索,他们既服务于周子遗这样的小户,也服务于当地的大户。

  “如果没有供销合作社为我提供服务,我可不敢承包这么多土地,更别说帮助其他农户了。”毛家滩乡种植大户杨恒桔从事农业20多年,种植了500多亩水稻,还帮周边农户打理着300多亩水稻。

  杨恒桔介绍,有了中农农服中心服务平台,选种不难、卖粮不难,还有技术指导,种粮非常安心。

  这一点,陈帅宇也深有感受。“统一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不仅让小农户种田轻松,也为后期水稻加工和销售提供了便利。”陈帅宇介绍,在农业社会化服务没有大面积开展之前,农户种出的水稻有长粒的、有短粒的,因为品种不同,给后期的烘干、加工和销售都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如今,这些问题迎刃而解。种子统一、服务统一、加工统一,生产出来的产品标准化程度大大提升,实现了农业品牌化、规模化发展。

  “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我们就有底气实现粮食生产年年丰收。”常德市供销合作社副主任钟福明表示,构建社会化服务平台,为小农户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符合我国国情,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子落,满盘活。在大国小农基本国情下,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最优选择。

  田野里的生产力飞跃

  “我在外面晒得黑乎乎的,日子过得不如新稻。”让鼎城区“80后”种粮大户戴宏印象深刻的是,收割下来的新稻还没脱粒,就储存进了供销合作社建设的仓储空调房里,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在澧县,智能化育秧室里,循环式智能育秧床上下交替运行着。“1000盘秧苗只需要1个小时就可以完成运送,1个育秧床能满足100亩地的秧苗需求。如果100亩地的秧苗用大田来培育,需要十来亩地。”湖南中农锦绣千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平说,智能化育秧比传统的育秧节省人工,秧苗的品质更好。

  从育苗、插秧、管理到收割、烘干和仓储,三湘大地的田野里正在发生一场农业生产力飞跃。而带来这些新变化的大都是“80后”“90后”,甚至是“00后”,这些年轻人把更多的现代化设备带入农业生产中,让春耕变得更鲜活。

  “和父辈不同,我们这代人会把更多精力放在农田之外。”陈帅宇说,不仅自己报名了高校的培训班学习销售和管理知识,还将员工送到各地学习。“我们公司的电商大数据服务平台可以赊账购买,后期再结账。同时,农户若需要收割、插秧等机械服务,还可以在平台进行免费预约。这样一来,便大大节省了与小农户对接的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正因为通过科技弥补“短板”,让产量和安全性有了保证,当地推广双季稻种植开始从以前的政策补贴驱动型逐渐转向科技驱动型。

  平整无际的沃野、深耕土地的新农人、联农带农的供销合作社人,从粮食生产到乡村振兴到农业农村现代化,正进行着深刻的变革和接力,孕育着更加丰硕的未来。这是中国大地上盎然勃发的春意,这是良种良法良机良田最生动的注脚,也是粮安中国最大的底气和支撑。

分享到:
编辑:杨佳月
(C)2019 河南省供销合作总社版权所有
电话: 0371-65953039 65992900(兼传真) E-mail:hnssbgs@126.com
豫ICP备05026746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228号
技术支持: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