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供销社在1984年5月和省商业厅再次分开后,面临一个非常严重、非常棘手的问题——干部队伍青黄不接。
1.省供销社和省商业厅合并前,一批老处级干部和一部分已到离退休年龄的业务骨干退了下来,还没来得及补充就和省商业厅合并了。省供销社恢复后,有几个处没有处长、副处长,只有一个秘书和几个老业务骨干。省供销社新党组根据实际情况向省委组织部请示:把几个五十岁多一点的同志提起来,以应工作急需(当时省委组织部有个规定,五十岁以上的人不再提处级干部)。经省委组织部同意、省供销社新党组研究,把几个原来的副处长提为正处长,把几个业务骨干提为副处长。同时,从当年省供销学校选拔了50多名应届毕业生,又招收了几个大学生,分配到省供销社处室和公司工作。第二年又从省供销学校选拔了50多名学生,还接收了省转安办分配的6名军队转业干部。这100多名“新鲜血液”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解了供销社干部队伍短缺问题。也正是在这个时候,省供销社党组下定决心,要全面考虑系统的干部队伍情况。
2.为尽快了解、熟悉当时全省供销社干部队伍情况,省供销社党组的领导同志几乎跑遍了全省每个县级供销社和部分基层社。在调研中了解到,全省基层供销社都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建立起来的,到恢复供销社初期,职工的年龄大都在五十岁左右。他们的子女大部分初中毕业,考不上高中,急于找工作。老职工为了让子女接班、农转非,找各种理由、想各种办法提前退休,让子女接班。从供销系统发展来说,走了一个业务骨干,进来一个小青年,熟悉业务得两三年时间。这个现象不是个别情况,对供销社的业务影响很大,人才队伍建设迫不及待。
3.从当时全国形势来看,改革开放初期,各个行业、各条战线都是热火朝天,处处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气象。刚刚分离出来的省供销社百业待兴,供销合作事业急需一批精干的供销人才队伍来引领发展。但根据当时全国人才需求状况,希望国家每年分配一批学生到供销社工作根本不可能。
4.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为顺应改革开放大势,适应系统发展需要,省供销社党组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着眼于供销合作事业的发展,着眼于服务三农工作的战略大局,果断作出了筹集2000万元开办四所中专学校的重大决策。经过和洛阳行署、洛阳地区供销社协商,在洛阳地区供销社干部学校的基础上,新建了一所中专供销学校,负责招收豫西各县的学生;和新乡行署、新乡地区供销社协商在新乡地区财贸干校的基础上,新建一所中专供销学校,负责招收豫北的学生;在驻马店地区建一所中专供销学校,负责招收豫南的学生。省供销社在郑州的供销学校是一套班子、两个牌子(河南省供销学校和河南省供销干部学校)。于是决定在郑州市文化路西(现博颂路)另征60亩土地,把河南省供销干部学校分出来。
5.在具体办学过程中,省供销社党组立足长远、统筹考虑、科学决策,全力支持办学工作。在招生人数上,省供销社多次与省计委协调,最终获批每个学校招生300名学生,全省4个供销学校每年可招收1200名学生;在专业设置上,省供销社党组依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供销社特点,确定每个学校一般开设三个专业,这些专业的开设,凸显了供销社的重要地位与经济职能,为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供销社业务的开展奠定了专业人才基础。省供销干部学校主要负责系统内的干部培训。
6.除了省供销社直接创办的供销学校以外,各地市供销社也根据当地实际积极创造条件创办干部培训学校,各县级供销社也都创办了职工培训学校。一时间,供销社教育蓬勃兴起。
7.现在来看,正是在当时背景下开设的这些学校,为供销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新生力量,为之后供销合作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更好地服务我省三农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8.几经演变,几度发展,省供销社开办的几所学校已今非昔比。洛阳供销学校更名为河南省洛阳经济学校,新乡供销学校更名为河南省工业科技学校,驻马店供销学校更名为河南省驻马店财经学校,河南省供销学校更名为河南省财经学校,原来的河南省供销干部学校也更名为河南省商务学校。
9.如今,省供销社这五所学校全部是国家级、省级示范性学校。其中,省工业科技学校、洛阳经济学校是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示范校,省财经学校、省商务学校、驻马店财经学校是省级职业教育品牌建设示范校。五所学校专兼职教师658人,在校生规模3.2万人,都处于全省中职学校的第一方阵,堪称我省职业教育的翘楚。特别是新建的河南物流职业学院,是全省第一家以培养物流类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今年成功招生,标志着省供销社职业教育向着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出一大步,开启了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新篇章。(本文由省供销社原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蒋庚仁供稿,记者付三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