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淄博,有这样一条“供销纽带”,它连接着城市与乡村,一端是田间地头的丰收希望,另一端是城市居民的生活日常。在淄博智慧冷链物流产业园,叉车穿梭,新鲜农产品整装待发;在社区供销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大多是本地特产,质优价廉;在再生资源回收点,居民们将废旧物品变现,让资源循环利用。新时代的供销合作社正以全新姿态,激活城乡经济循环,书写着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交相辉映的新篇章。
冷链“热”营
9月6日,位于淄博经开区核心位置的中国供销淄博智慧冷链物流产业园(二期)内,一派繁忙有序的景象。巨大的冷藏库里,各类新鲜农产品整齐排列,低温环境确保了它们的品质和新鲜度。叉车来回穿梭,工人们熟练地进行着货物的装卸和搬运。这里,是我市农产品保供稳价的一个重要枢纽,也是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坚实支撑。
“公司主营业务为对外出租及供应链贸易,产业园区整体出租率高达70%。其中,立体冷库部分为自营,存储进口冻品牛肉、羊肉以及猪肉,利用率达80%;立体常温库部分为出租,主要是农副产品、日用品周转储存及分拣包装业务,利用率达90%。”中冷链(淄博)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江诚介绍说。
在今年7月召开的全市供销社上半年工作调度暨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议上,打造“一点多能、一网多用、上下贯通、综合服务”的农村现代商贸流通服务网络,持续完善城乡现代流通服务是重点内容之一。作为现场会观摩点的首站,中国供销淄博智慧冷链物流产业园(二期)的巨大体量、先进设备及高效运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中国供销淄博智慧冷链物流产业园二期项目由中冷链(淄博)物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目前公司已规划三期项目建设,拟建设4个单体建筑物,含展示库及多温库(冷库),建设总面积约16500平方米,总投资约1亿元。项目已纳入中国供销冷链公司2026年项目储备库,不仅提升了我市农产品的储存和运输能力,还为农产品的流通搭建了高效的平台,有力地保障了全市的农产品供应和粮食安全。
作为城乡物流渠道建设的主力军,目前我市已建成县域供销综合集配中心12个、乡镇供销综合服务站48个、村级供销综合服务社300余个。上半年,全市系统消费品零售额、售给农民的农业生产资料额、农产品销售额分别实现35.83亿元、2.56亿元、17.85亿元。在张店、淄川、周村等区县举办社区供销服务大集、“村书记直播带货”等各类助农活动达到900余场次,推动农产品直供社区居民,带动农产品上行交易额突破900万元。
供销新“链”
9月5日,在淄博经开区傅家镇的名集汇(山东)供销供应链有限公司服务的“三餐四季”超市里,商品琳琅满目,新鲜的蔬菜、水果、肉类摆满了货架。“我们这儿的商品不仅种类丰富,很多农副产品都是当地特产,保证质量,价格实惠,深受周边居民的喜爱。通过整合资源,优化供应链条,为超市提供了优质的商品和高效的配送服务,实现了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的直接对接。”名集汇(山东)供销供应链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红英表示。
今年4月注册成立的名集汇(山东)供销供应链有限公司,是淄博供销资产运营有限公司与傅家镇蓝橙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现代化供应链服务企业。公司秉承供销社服务“三农”、连接城乡的优良传统,依托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深厚的本地根基,致力于成为我市乃至山东省领先的社区商业综合服务商。
该公司积极响应市供销社战略部署,聚焦社区便民服务领域,依托原有“名集百福”“同善德”等成熟超市经营业态,以“社区供销超市”和“社区供销大集”为核心业务,构建贴近居民生活的商业新生态。通过整合供应链资源,打通城市“最后一公里”,让供销社的服务真正融入百姓日常,助力城乡经济循环。
据了解,该公司目前与周村区供销社联合成立名信万家(淄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正筹建占地1500平方米的“名信万家”商业综合体。项目选址周村大街北门对面原鲁周商场,融合供销元素与现代商业设计,计划于今年国庆假期期间开业,为居民带来全新购物体验。同时,项目将同步启动22处社区大集及社区团购店,构建覆盖广泛、管理规范的社区服务网络,惠及更多城乡居民。
“名集汇项目是今年供销商贸流通工作的新亮点,也是供销社流通服务与现代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探索,进一步落实省社农村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完善县、乡、村各级站点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因地制宜推进流通网点提升发展。”市供销社经济发展科科长赵长城表示。
回收新“境”
在张店区祥瑞花园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点,记者看到了这样的景象,各类回收物品分类摆放、干净整齐。居民们只需将家中的废旧物品拿到回收点,就可以进行称重计价,获得相应的报酬。
今年以来,张店区供销社聚焦提高资源回收循环利用效率,探索构建“政府引导一市场运作一社区协同一居民参与”的再生资源回收机制。通过“一袋式”上门回收、智能柜自助回收、大件物品集市回收的“三收合一”服务模式,切实解决居民参与度不足、垃圾混投比例较高、市场主体经营散乱等问题,实现生活垃圾减量与基层治理的有效融合。
在体系网络建设上,张店区供销社从搭建政企合作平台入手,推行“公益+市场”模式,由供销社与镇街、企业、社区签订合作协议,组织物业公司、网格员、志愿者以及个体从业人员等多方共同参与,推进建设“社区回收点一街道中转站一区分拣中心”三级网络,目前,已建成25个小区“家门口”回收点、8个中转站,发放9万余个专用回收袋。同时,积极争取省、市供销社支持,推进塑料智能分拣中心建设,完善产业服务链条。
针对不同群体需求,推出精准服务。推行“一键预约”上门收,免费发放收纳袋,居民通过小程序等预约,供销员定时上门回收,48小时内结算,已服务4500余次。推行“智能设备”自助收,布局160台智能回收柜,24小时自助投递、自动结算,覆盖上班族需求。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张店区供销社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让废旧物品得到了有效的回收和利用,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还为发展循环经济做出了贡献。
市供销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申佃军表示,全市供销系统已初步形成了“农资供应有保障、土地托管有模式、流通服务有网络、再生资源有体系”的四梁八柱,为推动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各项业务齐头并进,多点开花,不仅有了更多“拿得出”的硬资产,更有了“干成事”的软实力;不仅让老百姓觉得“供销社管用”,更让各级党委和政府看到了“供销社的力量”。
从智慧冷链物流产业园的高效运转,到供销供应链公司对超市的精准服务,再到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全面覆盖,淄博供销人正以实干担当书写着为农服务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