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新粮批量上市与国庆假期消费高峰叠加,粮油肉蛋、新鲜蔬果等民生商品的供应保障,成为衡量群众节日幸福感的关键标尺。从江西省南昌供销江南门店里粮油袋上的“智能身份证”,到凌晨还不停运转的24小时智慧配送仓,再到分布于地铁口、乡村网点的便民服务点,江西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的保供举措,稳稳守住了假期市场量足、价稳、质优的底线。有着数十年历史的“老供销”在数字化时代焕发出服务民生的全新活力。
“从仓到柜”保供全链条提速
凌晨时分,江西省社下属企业江西省供销江南物联网有限公司的中央配送仓24小时不停运转。后台分拣打包员根据订单信息,快速将各类商品精准投递到不同的订单框内,第一时间将商品送往智慧提取柜或直接配送到居民家中。
“通过‘物联网+’和‘数字化+新零售’新技术的普及应用与赋能,粮油、蔬菜、肉蛋奶等产品实现24小时新鲜直达,这是打通农产品上行下行一张网的关键一步。”江西省供销合作社供销江南大数据平台负责人胡松介绍,该配送仓已成为城市假期保供的“坚实大后方”。此外,在每袋米、每袋面、每桶油的包装上,都附有专属“智能身份证”,搭配扫码取单功能,让商品配送更加精准高效。
保供稳价的核心在于流通,关键则在于网络的密集度与链条的通畅度。江西省供销合作社系统一方面筑牢城乡流通主网络,另一方面通过创新场景不断织密服务触角。在城市端,供销江南5000平方米的配送中心,40余辆冷链车满载新鲜蔬果、粮油肉禽,奔赴城市各个角落;南昌市供销合作社打造的地铁供销超市,已进驻地铁2号线、4号线等10余个站点,将零食饮料、日用百货搬进站台,假期日均服务客流超万人次,部分站点还设有农产品专柜,赣南脐橙、遂川金橘等江西特产从产地直达站台,乘客随手就能带上一份充满“江西味道”的伴手礼。
在乡村端,保供网络同样坚实可靠。兴国县供销合作社构建的“县社统筹—基层社配送—村级网点到户”体系,与樟树市集配中心覆盖的240余个乡镇网点相互呼应,再加上供销江南直接对接的3000多个农产品基地,共同打通了农产品进城的“最先一公里”和工业品下乡的“最后一公里”,确保城乡物资循环顺畅、供应充足。
创新惠民减成本暖民心
“供销江南”的数字赋能、南昌供销地铁超市的场景延伸,再加上县乡村三级保供网络的坚实支撑,为假期市场稳定供应筑牢了根基,也让惠民举措真正落到了实处。
“同样的洗衣液,这里比别的便利店便宜1块多,顺手就捎回家了!”在南昌地铁供销超市,市民李女士拿着刚选购的日用品,满意地向身边人推荐。稳价惠民的底气源于创新,活力则来自“中间环节做减法”与“服务效率做加法”的双重发力。
江西供销合作社系统通过模式革新不断压缩成本,让实惠真正装进群众口袋。“供销江南”依托大数据精准对接市场供需,采用“基地直采+集中配送”的模式减成本,将半净菜、新鲜肉类的价格压低至比市场价低10%~15%,仅南昌地区假期日均供应物资就近千吨,同时还通过满减优惠活动进一步让利于民;南昌地铁供销超市借助供销系统的集采优势,同款饮料、日用品价格比普通便利店低8%~12%,自助收银台还支持“供销惠民卡”支付,进一步降低群众消费成本。在乡村,兴国县通过“集中采购+直达配送”方式,使化肥终端售价较市场价低15%,仅上半年就为当地农户节约成本31万元。
从城市地铁口的平价零食,到田间地头的实惠农资,江西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用实实在在的付出,让群众收获了满满的获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