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合作网改版试运行,欢迎提出意见和建议,联系电话:55983551。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外省经验 > 正文
辽宁沈阳市社:激发内生活力打造综合服务平台
时间:2025-10-22 10:11:09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返回首页

近年来,辽宁省沈阳市供销合作社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系统性改革破解体制机制障碍,通过构建现代企业制度激活内生动力,拓展多元经营业务筑牢服务根基,全面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将制度创新、业务拓展与能力提升有机融合,实现了从传统经营模式向现代综合服务体系的转型跨越,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助力农民增收注入了强劲动能。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筑牢改革根基

沈阳市社紧扣“强内控、防风险、促发展”主线,以制度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构建起权责明晰、运转高效、监管有力的现代企业运营体系,为改革发展夯实制度根基。

沈阳市社打破传统行政化管理模式,创新建立“理事会+社资委+供销集团+各业务板块企业”四级管理运行机制,明确各管理层级在经营决策、财务监管、人力资源等关键环节的权责边界,实现社企关系从“直接管控”向“资本赋能”的转变。通过制定《沈阳市供销合作社理事会授权清单》,秉持“管服结合、放管有度”原则,在确保社有资产所有权、收益权和监督权落实的前提下,赋予社有企业充分的经营自主权、用工自主权和分配自主权,让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经营主体。同时,打造“1+5+N”集团化三级管控模式,组建1家集团管控公司,整合形成农资销售、再生资源、农副产品流通等五大产业运营公司及N家经营企业。强化股权结构管控,制定《沈阳供销集团有限公司股权重组实施方案》,优化农资销售、再生资源等核心板块股权布局,推动企业从“行政管控”向“资本运营”转型。2025年上半年社有企业三项费用率同比下降6.4%,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沈阳市社不断完善企业制度体系,累计制定、修订制度80余次,构建起覆盖社有资产监督、项目投资、绩效考核等全领域的145个社有企业管理制度体系,实现社有资产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闭环管理。深化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制定社有企业人事管理办法和任职回避管理办法,严把人员入口关,推动员工职务职级晋升合理化;针对经营类、功能类、投资类企业特点,建立差异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创新全员KPI考核机制,统一12家社有企业薪酬结构与标准,试点推行工资总额管理,建立末等调整机制,充分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制度创新的成效持续显现,截至2024年底,系统社有企业营业总收入达9.2亿元,同比增长14%;利润总额5262万元,同比增长47%;净资产收益率达到9.61%,经营活力和盈利能力实现双提升。

拓展多元经营业务 激活发展动力

沈阳市社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拓展多元经营领域,在农资保供、品牌建设、民生服务、再生资源利用等板块精准发力,构建起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的经营服务体系,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沈阳市社坚守粮食安全底线,构建“储备足、配送快、价格稳”的农资保障体系,成为全市农资供应“压舱石”。以沈阳金秋实农资有限公司等全国供销合作社重点保供企业为龙头,以12家市级农资保供重点企业为补充,全市系统年供应化肥近25万吨、农药超1100吨,创新“社有企业+为农服务中心+村级服务站+农户”服务方式,通过集中采购降低农户种植成本,供应农资价格比市场低12%至15%;推进法库县“绿色农资”升级行动试点,推出数字化“农资商城”平台,发放农资补贴40余万元,该试点服务方式已在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推广。同时,积极参与政府采购,组建“沈阳供销农资保供联盟”,健全县域农资配送中心3个、销售网点254个,构建起全域覆盖的农资流通网络,确保春耕秋收等关键节点农资供应不缺位。

坚持品牌化发展路径,积极培育具有市场影响力的供销特色品牌。沈阳金秋实牧业有限公司的自主品牌“供销合作社的牛”入选全国供销合作社企业农产品品牌建设案例,品牌价值持续提升;依托辽宁省供销合作社“辽供”品牌体系,整合优质农产品资源,推出“辽供优品”“辽供名品”等系列产品,通过数字供销平台联动京东等线上渠道,借助农民丰收节、农博会等线下展会扩大品牌影响力。在民生消费领域,拓展牛奶、面包等便民食品经营业务,通过供销市集、社区服务网点等渠道实现新鲜直供,其中“沈阳供销市集”聚焦农村土鸡蛋等特色农产品,搭建“第一书记帮销”桥梁,让优质农产品走进城市千家万户,既满足市民消费需求,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此外,农副产品流通板块企业积极开展食堂配送、福利采购等集采集配业务,服务客户超150家,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实现显著增长。

沈阳市社还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营实践,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助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整合系统内资源,成立专业再生资源运营公司,重点开展废旧物资回收、分拣、加工等业务,形成“回收—分拣—资源化利用”的全链条运营模式。搭建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拓展城市再生资源回收业务,与社区、企业合作,提升废旧金属、废纸、塑料等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率,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与环境保护双赢,为绿色沈阳建设贡献源源不断的供销力量。

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彰显供销担当

沈阳市社把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作为企业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为农服务中心建设、生产托管、农业社会化服务等举措,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让为农服务更贴近农民、更贴合需求。

沈阳市社加强县域为农服务中心建设,覆盖法库、康平等五个涉农区域,整合县域农业经营资源和社会化服务资源,打造集多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以法库县为农服务中心为代表,实现农资展销、生产托管、农机作业、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业金融、信息咨询、农业保险八大服务板块全覆盖,通过农资商城等数字化手段,为农户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便捷服务。截至目前,为农服务中心累计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11.85万斤,成为服务农业生产、促进农产品流通的重要载体。同时,依托村级为农服务站,将服务延伸至田间地头,构建起“县级中心+村级站点”的网格化服务体系,实现农业服务全覆盖。

沈阳市社聚焦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生产托管业务,培育供销合作社控股的生产托管企业,全市系统生产托管组织达到43家,服务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流程,产前提供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集中采购和技术咨询,产中开展农机耕种收一体化作业和病虫害统防统治,产后提供农产品加工、仓储、销售等服务,推行“保姆式”“菜单式”服务模式,有效解决小农户“种不好、卖难、收益低”的问题。同时,通过社会化服务的专业化、规模化运作,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沈阳市社还将金融、保险、信息等现代服务元素融入为农服务体系,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农业贷款服务,与保险机构联动开展农业保险业务,解决农户“融资难”“抗风险能力弱”的痛点。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组建专业技术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种植养殖技术指导,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和优质品种,助力农业转型升级。搭建农产品流通桥梁,通过“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社对接”等方式,畅通农产品上行渠道,推动沈阳当地优质农产品走进更广阔的市场,切实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沈阳市社以制度创新激活发展活力,以多元经营拓宽服务路径,以精准服务践行初心使命,实现供销合作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未来,沈阳市社将继续深化综合改革,持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经营业务布局,提升为农服务质效,在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上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分享到:
编辑:杨佳月
(C)2019 河南省供销合作总社版权所有
电话: 0371-65953039 65992900(兼传真) E-mail:hnssbgs@126.com
豫ICP备05026746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228号
技术支持: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